論文名稱:人工栽培牛樟芝子實體及其對肝癌細胞株(HepG2)之影響
研究生:謝宗志
指導教授:吳宗正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物技術研究所
牛樟芝,學名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為台灣特有種,只生長在台灣山區特有的牛樟樹樹幹腐朽之心材內壁,其子實體生長非常緩慢且稀少。近年來,牛樟芝已證實具有治療肝病及其他方面的功效,如抗腫瘤、抗氧化能力、抗病毒、抗發炎和降血糖。目前牛樟芝仍無法以人工栽培出子實體,而以固態培養和液態培養為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人工栽培出子實體並測定其對肝癌細胞株(HepG2)之影響,希望藉由細胞測試結果更加證實此子實體具有與野生子實體相等的抑癌效果。將牛樟芝菌絲作機械傷害後,每天給予液態培養的mE菌(Burkholderia cepacia,以下簡稱為mE菌)滅菌液或二次水的刺激,並維持在20-28 °C飽和溼度的環境下,能使牛樟芝發展出厚且硬實菌絲結構,其甲醇萃取物在HPLC分析下,發現與野生子實體圖譜相似。以液態靜置培養兩個月後,液面會有漂浮的菌絲,此時給予牛樟木屑的水萃液刺激後,會使液面的菌絲產生類似菌孔的結構,但此結構不會持續的增厚,若給予氣體交換2週後,菌絲會生長密集,但菌孔卻消失,此結果指出生長環境中的空氣成分會影響其生長。將含有類似菌孔結構的菌絲經甲醇萃取,在HPLC分析下,其圖譜與菌絲相似。其次,以MEA固態培養牛樟芝菌絲,使其長期生長在密閉空間後,給予空氣的刺激,在適當的溫度溼度下,能使其產生孔狀結構,且經甲醇萃取,HPLC分析後,發現具有與牛樟芝野生子實體相似的波峰訊號,此乃證明經人工出菇操作,可成功培養出子實體。將培養出之子實體經不同溶劑萃取後,進行HPLC及TLC分析比較,發現具有與野生子實體相似的有效成分。將培養出之子實體萃取後,利用HepG2細胞測試其抑癌效果,結果顯示培養皿栽培之子實體具有較佳的抑癌效果。
留言列表